iLeichun

当前位置:首页Oracle

Oracle数据库优化步骤

分类:Oracle  来源:网络  时间:2011-3-9 0:02:48

[oracle@localhost oracle]$ top
10:50:49 up 19:17, 3 users, load average: 4.77, 5.85, 6.58
135 processes: 132 sleeping, 2 running, 0 zombie, 1 stopped
CPU states: cpu user nice system irq softirq iowait idle
total 0.7% 0.0% 1.1% 0.5% 0.0% 97.4% 0.0%
Mem: 510432k av, 503788k used, 6644k free, 0k shrd, 1432k buff
345208k actv, 64068k in_d, 6964k in_c
Swap: 1052248k av, 238344k used, 813904k free 338432k cached

PID USER PRI NI SIZE RSS SHARE STAT %CPU %MEM TIME CPU COMMAND
4665 oracle 15 0 52032 49M 49784 D 0.3 10.0 0:04 0 oracle
5 root 15 0 0 0 0 SW 0.1 0.0 1:41 0 kswapd
6 root 16 0 0 0 0 SW 0.1 0.0 1:15 0 kscand
2912 oracle 15 0 47344 44M 45256 D 0.1 8.9 5:18 0 oracle
4482 oracle 15 0 58752 56M 56504 S 0.1 11.3 0:19 0 oracle
4486 oracle 15 0 98.7M 96M 97760 D 0.1 19.4 0:21 0 oracle
4768 oracle 15 0 736 736 440 S 0.1 0.1 0:07 0 top
4991 testcent 15 0 708 708 420 S 0.1 0.1 0:00 0 top
5020 oracle 15 0 944 944 664 R 0.1 0.1 0:00 0 top
1 root 15 0 116 80 56 S 0.0 0.0 0:04 0 init
2 root 15 0 0 0 0 SW 0.0 0.0 0:00 0 keventd
3 root 15 0 0 0 0 SW 0.0 0.0 0:00 0 kapmd
4 root 34 19 0 0 0 SWN 0.0 0.0 0:00 0 ksoftirqd/0
7 root 15 0 0 0 0 SW 0.0 0.0 0:00 0 bdflush
8 root 15 0 0 0 0 SW 0.0 0.0 0:00 0 kupdated
9 root 25 0 0 0 0 SW 0.0 0.0 0:00 0 mdrecoveryd
13 root 15 0 0 0 0 SW 0.0 0.0 0:01 0 kjournald
78 root 25 0 0 0 0 SW 0.0 0.0 0:00 0 khubd

由于早上导了十几万的数据进去,一直怀疑是表索引失效,做了以下数据库调整,并删除了运行时间很短的jobs,果然速度快了不少...以下是我的调整步骤

几个简单的步骤大幅提高Oracle性能--我优化数据库的三板斧
  
  数据库优化的讨论可以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。资深的Oracle优化人员通常会要求提出性能问题的人对数据库做一个statspack,贴出数据库配置等等。还有的人认为要抓出执行最慢的语句来进行优化。但实际情况是,提出疑问的人很可能根本不懂执行计划,更不要说statspack了。而我认为,数据库优化,应该首先从大的方面考虑:网络、服务器硬件配置、操作系统配置、Oracle服务器配置、数据结构组织、然后才是具体的调整。实际上网络、硬件等往往无法决定更换,应用程序一般也无法修改,因此应该着重从数据库配置、数据结构上来下手,首先让数据库有一个良好的配置,然后再考虑具体优化某些过慢的语句。我在给我的用户系统进行优化的过程中,总结了一些基本的,简单易行的办法来优化数据库,算是我的三板斧,呵呵。不过请注意,这些不一定普遍使用,甚至有的会有副作用,但是对OLTP系统、基于成本的数据库往往行之有效,不妨试试。(注:附件是Burleson写的用来报告数据库性能等信息的脚本,本文用到)
  
  一.设置合适的SGA
  
  常常有人抱怨服务器硬件很好,但是Oracle就是很慢。很可能是内存分配不合理造成的。
  
  (1)假设内存有512M,这通常是小型应用。建议Oracle的SGA大约240M,其中:共享池(SHARED_POOL_SIZE)可以设置60M到80M,根据实际的用户数、查询等来定。数据块缓冲区可以大致分配120M-150M,8i下需要设置DB_BLOCK_BUFFERS,DB_BLOCK_BUFFER*DB_BLOCK_SIZE等于数据块缓冲区大小。9i 下的数据缓冲区可以用db_cache_size来直接分配。
  
  (2)假设内存有1G,Oracle 的SGA可以考虑分配500M:共享池分配100M到150M,数据缓冲区分配300M到400M。
  
  (3)内存2G,SGA可以考虑分配1.2G,共享池300M到500M,剩下的给数据块缓冲区。
  
  (4)内存2G以上:共享池300M到500M就足够啦,再多也没有太大帮助;(Biti_rainy有专述)数据缓冲区是尽可能的大,但是一定要注意两个问题:一是要给操作系统和其他应用留够内存,二是对于32位的操作系统,Oracle的SGA有1.75G的限制。有的32位操作系统上可以突破这个限制,方法还请看Biti的大作吧。
  
  二.分析表和索引,更改优化模式
  
  Oracle默认优化模式是CHOOSE,在这种情况下,如果表没有经过分析,经常导致查询使用全表扫描,而不使用索引。这通常导致磁盘I/O太多,而导致查询很慢。如果没有使用执行计划稳定性,则应该把表和索引都分析一下,这样可能直接会使查询速度大幅提升。分析表命令可以用ANALYZE TABLE 分析索引可以用ANALYZE INDEX命令。对于少于100万的表,可以考虑分析整个表,对于很大的表,可以按百分比来分析,但是百分比不能过低,否则生成的统计信息可能不准确。可以通过DBA_TABLES的LAST_ANALYZED列来查看表是否经过分析或分析时间,索引可以通过DBA_INDEXES的LAST_ANALYZED列。
  
  下面通过例子来说明分析前后的速度对比。(表CASE_GA_AJZLZ大约有35万数据,有主键)首先在SQLPLUS中打开自动查询执行计划功能。(第一次要执行RDBMSADMINutlxplan.sql来创建PLAN_TABLE这个表)
  
  SQL> SET AUTOTRACE ON
  SQL>SET TIMING ON
  
  通过SET AUTOTRACE ON 来查看语句的执行计划,通过SET TIMING ON 来查看语句运行时间。
  
  SQL> select count(*) from CASE_GA_AJZLZ;
  COUNT(*)
  ----------
  346639
  
  已用时间: 00: 00: 21.38
  
  Execution Plan
 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  0 SELECT STATEMENT Optimizer=CHOOSE
  1 0 SORT (AGGREGATE)
  2 1 TABLE ACCESS (FULL) OF ¹CASE_GA_AJZLZ¹
 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  
  请注意上面分析中的TABLE ACCESS(FULL),这说明该语句执行了全表扫描。而且查询使用了21.38秒。这时表还没有经过分析。下面我们来对该表进行分析:
  
  SQL> analyze table CASE_GA_AJZLZ compute statistics;
  
  表已分析。
  
  已用时间: 00: 05: 357.63
  
  然后再来查询:
  
  SQL> select count(*) from CASE_GA_AJZLZ;
  COUNT(*)
  ----------
  346639
  
  已用时间: 00: 00: 00.71
  
  Execution Plan
 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  0 SELECT STATEMENT Optimizer=FIRST_ROWS (Cost=351 Card=1)
  1 0 SORT (AGGREGATE)
  2 1 INDEX (FAST FULL SCAN) OF ¹PK_AJZLZ¹ (UNIQUE) (Cost=351
  Card=346351)
 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  
  请注意,这次时间仅仅用了0.71秒!这要归功于INDEX(FAST FULL SCAN)。通过分析表,查询使用了PK_AJZLZ索引,磁盘I/O大幅减少,速度也大幅提升!下面的实用语句可以用来生成分析某个用户的所有表和索引,假设用户是GAXZUSR:
  
  SQL> set pagesize 0
  SQL> spool d:analyze_tables.sql;
  SQL> select ¹analyze table ¹||owner||¹.¹||table_name||¹ compute statistics;¹ from dba_tables where owner=¹GAXZUSR¹;
  SQL> spool off
  SQL> spool spool d:analyze_indexes.sql;
  SQL> select ¹analyze index ¹||owner||¹.¹||index_name||¹ compute statistics;¹ from dba_indexes where owner=¹GAXZUSR¹;
  SQL> spool off
  SQL> @d:analyze_tables.sql
  SQL> @d:analyze_indexes.sql
  
  解释:上面的语句生成了两个sql文件,分别分析全部的GAXZUSR的表和索引。如果需要按照百分比来分析表,可以修改一下脚本。通过上面的步骤,我们就完成了对表和索引的分析,可以测试一下速度的改进啦。建议定期运行上面的语句,尤其是数据经过大量更新。
  
  当然,也可以通过dbms_stats来分析表和索引,更方便一些。但是我仍然习惯上面的方法,因为成功与否会直接提示出来。
  
  另外,我们可以将优化模式进行修改。optimizer_mode值可以是RULE、CHOOSE、FIRST_ROWS和ALL_ROWS。对于OLTP系统,可以改成FIRST_ROWS,来要求查询尽快返回结果。这样即使不用分析,在一般情况下也可以提高查询性能。但是表和索引经过分析后有助于找到最合适的执行计划。
  
  三.设置cursor_sharing=FORCE 或SIMILAR
  
  这种方法是8i才开始有的,oracle805不支持。通过设置该参数,可以强制共享只有文字不同的语句解释计划。例如下面两条语句可以共享:
  
  SQL> SELECT * FROM MYTABLE WHERE NAME=¹tom¹
  SQL> SELECT * FROM MYTABLE WHERE NAME=¹turner¹
  
  这个方法可以大幅降低缓冲区利用率低的问题,避免语句重新解释。通过这个功能,可以很大程度上解决硬解析带来的性能下降的问题。个人感觉可根据系统的实际情况,决定是否将该参数改成FORCE。该参数默认是exact。不过一定要注意,修改之前,必须先给ORACLE打补丁,否则改之后oracle会占用100%的CPU,无法使用。对于ORACLE9i,可以设置成SIMILAR,这个设置综合了FORCE和EXACT的优点。不过请慎用这个功能,这个参数也可能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!
  
  四.将常用的小表、索引钉在数据缓存KEEP池中
  
  内存上数据读取速度远远比硬盘中读取要快,据称,内存中数据读的速度是硬盘的14000倍!如果资源比较丰富,把常用的小的、而且经常进行全表扫描的表给钉内存中,当然是在好不过了。可以简单的通过ALTER TABLE tablename CACHE来实现,在ORACLE8i之后可以使用ALTER TABLE table STORAGE(BUFFER_POOL KEEP)。一般来说,可以考虑把200数据块之内的表放在keep池中,当然要根据内存大小等因素来定。关于如何查出那些表或索引符合条件,可以使用本文提供的access.sql和access_report.sql。这两个脚本是著名的Oracle专家 Burleson写的,你也可以在读懂了情况下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一下脚本。对于索引,可以通过ALTER INDEX indexname STORAGE(BUFFER_POOL KEEP)来钉在KEEP池中。
  
  将表定在KEEP池中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。对于ORACLE9i 需要设置DB_KEEP_CACHE_SIZE,对于8i,需要设置buffer_pool_keep。在8i中,还要修改db_block_lru_latches,该参数默认是1,无法使用buffer_pool_keep。该参数应该比2*3*CPU数量少,但是要大于1,才能设置DB_KEEP_CACHE_BUFFER。buffer_pool_keep从db_block_buffers中分配,因此也要小于db_block_buffers。设置好这些参数后,就可以把常用对象永久钉在内存里。
  
  五.设置optimizer_max_permutations
  
  对于多表连接查询,如果采用基于成本优化(CBO),ORACLE会计算出很多种运行方案,从中选择出最优方案。这个参数就是设置oracle究竟从多少种方案来选择最优。如果设置太大,那么计算最优方案过程也是时间比较长的。Oracle805和8i默认是80000,8建议改成2000。对于9i,已经默认是2000了。
  
  六.调整排序参数
  
  (1) SORT_AREA_SIZE:默认的用来排序的SORT_AREA_SIZE大小是32K,通常显得有点小,一般可以考虑设置成1M(1048576)。这个参数不能设置过大,因为每个连接都要分配同样的排序内存。
  
  (2) SORT_MULTIBLOCK_READ_COUNT:增大这个参数可以提高临时表空间排序性能,该参数默认是2,可以改成32来对比一下排序查询时间变化。注意,这个参数的最大值与平台有关系。
  
  七.调整其它几个关键的性能参数
  
  很多人认为使用oracle数据库,系统的默认参数就是最好的,其实不是这样

 

hongmo086 发表于:2006.12.12 12:29 ::分类: ( oracle管理 ) ::阅读:(20次) :: 评论 (0) :: 引用 (0)
2006 年 11 月 23日, 星期四一些知识
2 不借助第三方工具,怎样查看sql的执行计划
I) 使用Explain Plan,查询PLAN_TABLE;
EXPLAIN PLAN
SET STATEMENT_ID=¹QUERY1¹
FOR
SELECT *
FROM a
WHERE aa=1;
commit;
SELECT operation, options, object_name, object_type, ID, parent_id
FROM plan_table
WHERE STATEMENT_ID = ¹QUERY1¹
ORDER BY ID;

II)SQLPLUS中的SET TRACE 即可看到Execution Plan Statistics
SET AUTOTRACE ON;

3:如何使用CBO,CBO与RULE的区别
IF 初始化参数 OPTIMIZER_MODE = CHOOSE THEN --(8I DEFAULT)
IF 做过表分析
THEN 优化器 Optimizer=CBO(COST); /*高效*/
ELSE
优化器 Optimizer=RBO(RULE); /*高效*/
END IF;
END IF;

区别:
RBO根据规则选择最佳执行路径来运行查询。
CBO根据表统计找到最低成本的访问数据的方法确定执行计划。
使用CBO需要注意:
I) 需要经常对表进行ANALYZE命令进行分析统计;
II) 需要稳定执行计划;
III)需要使用提示(Hint);

 

hongmo086 发表于:2006.11.23 13:22 ::分类: ( oracle管理 ) ::阅读:(122次) :: 评论 (0) :: 引用 (0)
2006 年 11 月 16日, 星期四如何启动ARCHIVELOG模式
系统环境:
1、操作系统:Windows 2000 Server,机器内存128M
2、数据库: Oracle 8i R2 (8.1.6) for NT 企业版
3、安装路径:C:ORACLE

实现步骤:

1、管理器
SVRMGR> connect internal
SVRMGR> shutdown
SVRMGR> startup mount [dbname]
SVRMGR> alter database [dbname] archivelog; --起用归档模式
SVRMGR> archive log start --启动自动归档模式,重起数据库后,按init.ora配置
SVRMGR> alter database [dbname] open; --打开数据库
SVRMGR> exit

2、修改数据库初始化参数文件,定义归档模式(自动)、归档日志文件保存路径、归档日志文件命名方法

3、重新启动数据库


具体实例:

C:>svrmgrl

Oracle Server Manager Release 3.1.6.0.0 - Production

版权所有 (c) 1997,1999,Oracle Corporation。保留所有权利。

Oracle8i Enterprise Edition Release 8.1.6.0.0 - Production
With the Partitioning option
JServer Release 8.1.6.0.0 - Production

SVRMGR> connect internal
连接成功。
SVRMGR> shutdown
已关闭数据库。
已卸下数据库。
已关闭 ORACLE 实例。
SVRMGR> startup mount
已启动 ORACLE 实例。
系统全局区域合计有 57124108个字节
Fixed Size 70924个字节
Variable Size 40198144个字节
Database Buffers 16777216个字节
Redo Buffers 77824个字节
已装入数据库。
SVRMGR> alter database archivelog;
语句已处理。
SVRMGR> archive log start
语句已处理。
SVRMGR> alter database open;
语句已处理。
SVRMGR> alter system switch logfile; --强制系统进行日志切换,可马上观察到归档日志的产生
语句已处理。
SVRMGR> exit
服务器管理程序结束。


修改数据库参数文件c:oracleadminoradbpfileinit.ora,
取消以下语句的#注释
log_archive_start = true
log_archive_dest_1 = "location=C:Oracleoradataoradbarchive"
log_archive_format = %%ORACLE_SID%%T%TS%S.ARC
关闭数据库,重新启动


查看C:Oracleoradataoradbarchive目录下,可以看到类似ORADBT001S01201.ARC的文件,说明归档成功

 

解释init.ora参数文件中关于归档重做日志参数项的含义

归档模式是自动还是手工,true为自动,false为手工
log_archive_start = true

归档日志文件所保存的路径
log_archive_dest_1 = "location=C:Oracleoradataoradbarchive"

归档日志文件的命名方法
log_archive_format = %%ORACLE_SID%%T%TS%S.ARC


归档命令:

启动自动归档模式,系统重起后,将按init.ora中的参数log_archive_start的值设置归档方式
SVRMGR> archive log start

启动手工归档模式
SVRMGR> archive log stop

查看归档信息:重做日志是否归档方式、是自动归档还是手工归档、归档路径、最旧的联机日志循序号...
SVRMGR> archive log list

归档一个已满,但没有归档的联机重做日志
SVRMGR> archive log next

归档所有已满,但没有归档的联机重做日志
SVRMGR> archive log all

注意:一个事务即使不被提交,也会被写入到重做日志中

 

 

 

 

实际上,对于特定的环境,总是存在不同的最优设置的,没有任何一种普遍使用的最优方案。对于设置这个参数,那仅仅是出于一个目的,避免过度的犯错误。事实上,在任何一个生产系统正式投入使用之前,我们不拥有任何系统运行信息让我们去调整,这样只有两种可能,一是根据文档推荐设置,另外一种就是根据经验设置。相对来说,根据经验根据的设置比根据文档的设置要可靠一些。尤其是那些7×24的系统,我们更要减少错误的发生。
在设置参数之前,先看下面几个问题

1.物理内存多大
2.操作系统估计需要使用多少内存
3.数据库是使用文件系统还是裸设备
4.估计系统会有多少并发数
 根据这几个问题的答案,我们可以粗略地为系统估计一下内存设置。那我们现在来逐个问题讨论。
 首先物理内存多大是最容易回答的一个问题。
 然后操作系统估计使用多少内存呢?从经验上来看,不会太多,通常应该在300M以内(不包含大量进程PCB).
 接下来我们要讨论一个重要的问题,那就是关于文件系统和裸设备的问题,这往往容易备我们所忽略。操作系统对于文件系统,使用了大量的buffer来缓存操作系统块。这样当数据库获取数据块的时候,虽然在SGA里没有命中,但却实际上可能是操作系统的文件缓存中获取的。而假如数据库和操作系统支持异步I/O,则实际上当数据库写进程DBWR写磁盘时,操作系统在文件缓存中标记该块为延迟写,等到真正地写入磁盘后,操作系统才通知DBWR写磁盘完成。对于这部分文件缓存,所需要的内存可能比较大,作为保守的估计,我们应该考虑在0.2-0.3倍内存大小。但是如果我们使用的是裸设备,则不考虑这部分缓存问题。这样的情况下SGA就有调大的机会。
 关于数据库有多少并发数,这实际上关系到PGA的大小(MTS下还有large_pool_size).相关的参数包括:
SQL> show parameter area_size
 
NAME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TYPE        VALUE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-----------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bitmap_merge_area_size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integer     1048576
create_bitmap_area_size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integer     8388608
hash_area_size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integer     16777216
sort_area_size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integer     8388608
在这部分内存中我们最关注的通常是sort_area_size,这是当查询需要排序的时候,数据库会话将使用这部分内存进行排序,当内存大小不足的时候,使用临时表空间进行磁盘排序。由于磁盘排序效率和内存排序效率相差好几个数量级,所以这个参数的设置很重要。这四个参数都是针对会话进行设置的,是单个会话使用内存的大小,而不是整个数据库使用的。
根据上面这些参数,我们看一个公式:
OS使用内存+SGA+*并发进程数(sort_area_size+hash_area_size+2M)<07*总内存
(公式是死的,系统是活的,实际应用的调整不必框公式,不过是一个参考建议罢了)
SGA内参数设置

Log_buffer
对于日志缓冲区的大小设置,通常我觉得没有过多的建议,以为参考LGWR写的触发条件之后,我们会发现通常超过3M意义不是很大。作为一个正式系统,可能考虑先设置这部分为Log_buffer=1-3M大小,然后针对具体的情况再做调整。
large_pool_size
对于大型缓冲池的设置,假如我们不使用MTS,建议在20-30M就够了。这部分主要是来保存并行查询时候的一些信息,还有就是RMAN在备份的时候可能会使用到。
java_pool_size
假如数据库没有使用java,我们通常认为保留10-20M大小就足够了。事实上可以更少,但具体根据安装数据库的时候的组件相关(比如 http server).
shared_pool_size
在一个充分使用绑定变量的比较大的系统中,shared_pool_size的开销通常应该维持在300M以内。除非系统使用了大量的存储过程、函数、包,比如oracle erp这样的应用,可以到达500M甚至更高。假定一个1G内存的系统,可考虑该参数设置为100M,2G的系统考虑设置为150M,8G的系统可以考虑设置为200-300M。当然,如果通过在操作系统监控,没有发现严重的cpu问题,而发现了共享池命中率不高可以适当的增加shared_pool_size。但是不主张这部分内存超过800M。


data_buffer
现在我们来谈数据缓冲区,在确定了SGA的大小并分配完了前面部分的内存后,其余的都分配给这部分内存。通常,在允许的情况下,我们都尝试使得这部分内存更大。这部分内存的作用主要是缓存在DB BLOCK,减少甚至避免从磁盘上获取数据。如果设置了buffer_pool_keep和buffer_pool_recycle,则应该加上后面这两部分内存的大小。
 

Oracle游标

分类:Oracle  来源:网络  时间:2011-1-24 23:43:49

查询 
    SELECT语句用于从数据库中查询数据,当在PL/SQL中使用SELECT语句时,要与INTO子句一起使用,查询的返回值被赋予INTO子句中的变量,变量的声明是在DELCARE中。SELECT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INTO语法如下: 
     SELECT [DISTICT|ALL]{*|column[,column,...]} 
     INTO (variable[,variable,...] |record) 
     FROM {table|(sub-query)}[alias] 
     WHERE............ 
    PL/SQLSELECT语句只返回一行数据。如果超过一行数据,那么就要使用显式游标(对游标的讨论我们将在后面进行),INTO子句中要有与SELECT子句中相同列数量的变量。INTO子句中也可以是记录变量。 

%TYPE属性 
     在PL/SQL中可以将变量和常量声明为内建或用户定义的数据类型,以引用一个列名,同时继承他的数据类型和大小。这种动态赋值方法是非常有用的,比如变量引用的列的数据类型和大小改变了,如果使用了%TYPE,那么用户就不必修改代码,否则就必须修改代码。 

例: 
  v_empno SCOTT.EMP.EMPNO%TYPE; 
  v_salary EMP.SALARY%TYPE; 
   不但列名可以使用%TYPE,而且变量、游标、记录,或声明的常量都可以使用%TYPE。这对于定义相同数据类型的变量非常有用。 
    DELCARE 
    V_A NUMBER(5):=10; 
    V_B V_A%TYPE:=15; 
    V_C V_A%TYPE; 
    BEGIN 
      DBMS_OUTPUT.PUT_LINE 
      (¹V_A=¹||V_A||¹V_B=¹||V_B||¹V_C=¹||V_C); 
    END 
    
    SQL>;/ 
    V_A=10 V_B=15 V_C= 
     PL/SQL procedure successfully completed. 
     SQL>; 
     
其他DML语句 
    其它操作数据的DML语句是:INSERTUPDATEDELETELOCK TABLE,这些语句在PL/SQL中的语法与在SQL中的语法相同。我们在前面已经讨论过DML语句的使用这里就不再重复了。在DML语句中可以使用任何在DECLARE部分声明的变量,如果是嵌套块,那么要注意变量的作用范围。 

例: 
  CREATE OR REPLACE PROCEDURE FIRE_EMPLOYEE (pempno in number) 
   AS 
    v_ename EMP.ENAME%TYPE; 
    BEGIN 
     SELECT ename INTO v_ename 
      FROM emp 
      WHERE empno=p_empno; 
      INSERT INTO FORMER_EMP(EMPNO,ENAME) 
      VALUES (p_empno,v_ename); 
      DELETE FROM emp 
      WHERE empno=p_empno; 
      UPDATE former_emp 
      SET date_deleted=SYSDATE 
      WHERE empno=p_empno; 
      
    EXCEPTION 
       WHEN NO_DATA_FOUND THEN 
       DBMS_OUTPUT.PUT_LINE(¹Employee Number Not Found!¹); 
    END 

DML语句的结果 
    当执行一条DML语句后,DML语句的结果保存在四个游标属性中,这些属性用于控制程序流程或者了解程序的状态。当运行DML语句时,PL/SQL打开一个内建游标并处理结果,游标是维护查询结果的内存中的一个区域,游标在运行DML语句时打开,完成后关闭。隐式游标只使用SQL%FOUND,SQL%NOTFOUND,SQL%ROWCOUNT三个属性.SQL%FOUND,SQL%NOTFOUND是布尔值,SQL%ROWCOUNT是整数值。 

SQL%FOUNDSQL%NOTFOUND 
    在执行任何DML语句前SQL%FOUNDSQL%NOTFOUND的值都是NULL,在执行DML语句后,SQL%FOUND的属性值将是: 

. TRUE :INSERT 
. TRUE :DELETEUPDATE,至少有一行被DELETEUPDATE. 
. TRUE :SELECT INTO至少返回一行 
SQL%FOUNDTRUE,SQL%NOTFOUNDFALSE。 

SQL%ROWCOUNT 
   在执行任何DML语句之前,SQL%ROWCOUNT的值都是NULL,对于SELECT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INTO语句,如果执行成功,SQL%ROWCOUNT的值为1,如果没有成功,SQL%ROWCOUNT的值为0,同时产生一个异常NO_DATA_FOUND. 

SQL%ISOPEN 
  SQL%ISOPEN是一个布尔值,如果游标打开,则为TRUE, 如果游标关闭,则为FALSE.对于隐式游标而言SQL%ISOPEN总是FALSE,这是因为隐式游标在DML语句执行时打开,结束时就立即关闭。 

事务控制语句 
    事务是一个工作的逻辑单元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DML语句,事物控制帮助用户保证数据的一致性。如果事务控制逻辑单元中的任何一个DML语句失败,那么整个事务都将回滚,在PL/SQL中用户可以明确地使用COMMITROLLBACKSAVEPOINT以及SET TRANSACTION语句。 
     COMMIT语句终止事务,永久保存数据库的变化,同时释放所有LOCK,ROLLBACK终止现行事务释放所有LOCK,但不保存数据库的任何变化,SAVEPOINT用于设置中间点,当事务调用过多的数据库操作时,中间点是非常有用的,SET TRANSACTION用于设置事务属性,比如read-write和隔离级等。 

显式游标 
    当查询返回结果超过一行时,就需要一个显式游标,此时用户不能使用select into语句。PL/SQL管理隐式游标,当查询开始时隐式游标打开,查询结束时隐式游标自动关闭。显式游标在PL/SQL块的声明部分声明,在执行部分或异常处理部分打开,取数据,关闭。 

使用游标 
    这里要做一个声明,我们所说的游标通常是指显式游标,因此从现在起没有特别指明的情况,我们所说的游标都是指显式游标。要在程序中使用游标,必须首先声明游标。 

声明游标 
语法: 
    CURSOR cursor_name IS select_statement; 

PL/SQL中游标名是一个未声明变量,不能给游标名赋值或用于表达式中。 

例: 
    DELCARE 
    CURSOR C_EMP IS SELECT empno,ename,salary 
    FROM emp 
    WHERE salary>;2000 
    ORDER BY ename; 
    ........ 
    BEGIN 
    在游标定义中SELECT语句中不一定非要表可以是视图,也可以从多个表或视图中选择的列,甚至可以使用*来选择所有的列 。 
    
打开游标 
使用游标中的值之前应该首先打开游标,打开游标初始化查询处理。打开游标的语法是: 
    OPEN cursor_name 
       cursor_name是在声明部分定义的游标名。 
    
例: 
     OPEN C_EMP; 
        
关闭游标 
语法: 
     CLOSE cursor_name 
    
例: 
     CLOSE C_EMP; 

从游标提取数据 
    从游标得到一行数据使用FETCH命令。每一次提取数据后,游标都指向结果集的下一行。语法如下: 
     FETCH cursor_name INTO variable[,variable,...] 
     对于SELECT定义的游标的每一列,FETCH变量列表都应该有一个变量与之相对应,变量的类型也要相同。 

例: 
   SET SERVERIUTPUT ON 
   DECLARE 
     v_ename EMP.ENAME%TYPE; 
     v_salary EMP.SALARY%TYPE; 
     CURSOR c_emp IS SELECT ename,salary FROM emp; 
     BEGIN 
       OPEN c_emp; 
          FETCH c_emp INTO v_ename,v_salary;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DBMS_OUTPUT.PUT_LINE(¹Salary of Employee¹|| v_ename ||¹is¹|| v_salary); 
          FETCH c_emp INTO v_ename,v_salary;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DBMS_OUTPUT.PUT_LINE(¹Salary of Employee¹|| v_ename ||¹is¹|| v_salary); 
          FETCH c_emp INTO v_ename,v_salary;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DBMS_OUTPUT.PUT_LINE(¹Salary of Employee¹|| v_ename ||¹is¹|| v_salary); 
       CLOSE c_emp; 
     END 
     
    这段代码无疑是非常麻烦的,如果有多行返回结果,可以使用循环并用游标属性为结束循环的条件,以这种方式提取数据,程序的可读性和简洁性都大为提高,下面我们使用循环重新写上面的程序: 
SET SERVERIUTPUT ON 
DECLARE 
v_ename EMP.ENAME%TYPE; 
v_salary EMP.SALARY%TYPE; 
CURSOR c_emp IS SELECT ename,salary FROM emp; 
BEGIN 
  OPEN c_emp; 
    LOOP 
      FETCH c_emp INTO v_ename,v_salary; 
      EXIT WHEN c_emp%NOTFOUND; 
      DBMS_OUTPUT.PUT_LINE(¹Salary of Employee¹|| v_ename ||¹is¹|| v_salary); 
END 

记录变量 
    定义一个记录变量使用TYPE命令和%ROWTYPE,关于%ROWsTYPE的更多信息请参阅相关资料。 
    记录变量用于从游标中提取数据行,当游标选择很多列的时候,那么使用记录比为每列声明一个变量要方便得多。 
    当在表上使用%ROWTYPE并将从游标中取出的值放入记录中时,如果要选择表中所有列,那么在SELECT子句中使用*比将所有列名列出来要安全得多。 

例: 
SET SERVERIUTPUT ON 
DECLARE 
R_emp EMP%ROWTYPE; 
CURSOR c_emp IS SELECT * FROM emp; 
BEGIN 
  OPEN c_emp; 
   LOOP 
     FETCH c_emp INTO r_emp; 
     EXIT WHEN c_emp%NOTFOUND; 
     DBMS_OUT.PUT.PUT_LINE(¹Salary of Employee¹||r_emp.ename||¹is¹|| r_emp.salary); 
   END LOOP; 
  CLOSE c_emp; 
END; 

%ROWTYPE也可以用游标名来定义,这样的话就必须要首先声明游标: 

SET SERVERIUTPUT ON 
DECLARE 
CURSOR c_emp IS SELECT ename,salary FROM emp; 
R_emp c_emp%ROWTYPE; 
BEGIN 
 OPEN c_emp; 
  LOOP 
    FETCH c_emp INTO r_emp; 
    EXIT WHEN c_emp%NOTFOUND; 
    DBMS_OUT.PUT.PUT_LINE(¹Salary of Employee¹||r_emp.ename||¹is¹|| r_emp.salary); 
  END LOOP; 
 CLOSE c_emp; 
END; 

带参数的游标 
    与存储过程和函数相似,可以将参数传递给游标并在查询中使用。这对于处理在某种条件下打开游标的情况非常有用。它的语法如下: 

CURSOR cursor_name[(parameter[,parameter],...)] IS select_statement; 

定义参数的语法如下: 
   Parameter_name [IN] data_type[{:=|DEFAULT} value] 

  与存储过程不同的是,游标只能接受传递的值,而不能返回值。参数只定义数据类型,没有大小。 
   另外可以给参数设定一个缺省值,当没有参数值传递给游标时,就使用缺省值。游标中定义的参数只是一个占位符,在别处引用该参数不一定可靠。 

在打开游标时给参数赋值,语法如下: 

OPEN cursor_name[value[,value]....]; 
参数值可以是文字或变量。 

例: 
DECALRE 
CURSOR c_dept IS SELECT * FROM dept ORDER BY deptno; 
CURSOR c_emp (p_dept VARACHAR2) IS 
  SELECT ename,salary 
  FROM emp 
  WHERE deptno=p_dept 
  ORDER BY ename 
r_dept DEPT%ROWTYPE; 
v_ename EMP.ENAME%TYPE; 
v_salary EMP.SALARY%TYPE; 
v_tot_salary EMP.SALARY%TYPE; 
BEGIN 
  OPEN c_dept; 
     LOOP 
        FETCH c_dept INTO r_dept; 
        EXIT WHEN c_dept%NOTFOUND; 
        DBMS_OUTPUT.PUT_LINE(¹Department:¹|| r_dept.deptno||¹-¹||r_dept.dname); 
        v_tot_salary:=0; 
        OPEN c_emp(r_dept.deptno);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LOOP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FETCH c_emp INTO v_ename,v_salary;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EXIT WHEN c_emp%NOTFOUND;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DBMS_OUTPUT.PUT_LINE(¹Name:¹|| v_ename||¹ salary:¹||v_salary);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v_tot_salary:=v_tot_salary+v_salary;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END LOOP; 
        CLOSE c_emp; 
        DBMS_OUTPUT.PUT_LINE(¹Toltal Salary for dept:¹|| v_tot_salary); 
     END LOOP; 
  CLOSE c_dept; 
END; 

游标FOR循环 
在大多数时候我们在设计程序的时候都遵循下面的步骤: 
1、打开游标 
2、开始循环 
3、从游标中取值 
4、检查那一行被返回 
5、处理 
6、关闭循环 
7、关闭游标 
    可以简单的把这一类代码称为游标用于循环。但还有一种循环与这种类型不相同,这就是FOR循环,用于FOR循环的游标按照正常的声明方式声明,它的优点在于不需要显式的打开、关闭、取数据,测试数据的存在、定义存放数据的变量等等。游标FOR循环的语法如下: 

FOR record_name IN 
 (corsor_name[(parameter[,parameter]...)] 
 | (query_difinition) 
LOOP 
  statements 
END LOOP; 

下面我们用for循环重写上面的例子: 
DECALRE 
CURSOR c_dept IS SELECT deptno,dname FROM dept ORDER BY deptno; 
CURSOR c_emp (p_dept VARACHAR2) IS 
 SELECT ename,salary 
 FROM emp 
 WHERE deptno=p_dept 
 ORDER BY ename 
v_tot_salary EMP.SALARY%TYPE; 
BEGIN 
   FOR r_dept IN c_dept LOOP 
     DBMS_OUTPUT.PUT_LINE(¹Department:¹|| r_dept.deptno||¹-¹||r_dept.dname); 
     v_tot_salary:=0; 
     FOR r_emp IN c_emp(r_dept.deptno) LOOP 
    DBMS_OUTPUT.PUT_LINE(¹Name:¹ || v_ename || ¹salary:¹ || v_salary);  
    v_tot_salary:=v_tot_salary+v_salary; 
     END LOOP; 
     DBMS_OUTPUT.PUT_LINE(¹Toltal Salary for dept:¹|| v_tot_salary); 
  END LOOP; 
END; 

在游标FOR循环中使用查询 
    在游标FOR循环中可以定义查询,由于没有显式声明所以游标没有名字,记录名通过游标查询来定义。 
DECALRE 
 v_tot_salary EMP.SALARY%TYPE; 
BEGIN 
  FOR r_dept IN (SELECT deptno,dname FROM dept ORDER BY deptno) LOOP 
     DBMS_OUTPUT.PUT_LINE(¹Department:¹|| r_dept.deptno||¹-¹||r_dept.dname); 
     v_tot_salary:=0; 
     FOR r_emp IN (SELECT ename,salary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 FROM emp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 WHERE deptno=p_dept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 ORDER BY ename) LOOP 
       DBMS_OUTPUT.PUT_LINE(¹Name:¹|| v_ename||¹ salary:¹||v_salary); 
       v_tot_salary:=v_tot_salary+v_salary; 
     END LOOP; 
  DBMS_OUTPUT.PUT_LINE(¹Toltal Salary for dept:¹|| v_tot_salary); 
  END LOOP; 
END; 

游标中的子查询 
    语法如下: 
    
CURSOR C1 IS SELECT * FROM emp 
  WHERE deptno NOT IN (SELECT deptno 
   FROM dept 
   WHERE dname!=¹ACCOUNTING¹); 
可以看出与SQL中的子查询没有什么区别。 

游标中的更新和删除 
    在PL/SQL中依然可以使用UPDATEDELETE语句更新或删除数据行。显式游标只有在需要获得多行数据的情况下使用。PL/SQL提供了仅仅使用游标就可以执行删除或更新记录的方法。 
UPDATEDELETE语句中的WHERE CURRENT OF子串专门处理要执行UPDATEDELETE操作的表中取出的最近的数据。要使用这个方法,在声明游标时必须使用FOR UPDATE子串,当对话使用FOR UPDATE子串打开一个游标时,所有返回集中的数据行都将处于行级(ROW-LEVEL)独占式锁定,其他对象只能查询这些数据行,不能进行UPDATEDELETESELECT...FOR            UPDATE操作。 

语法: 
    FOR UPDATE [OF [schema.]table.column[,[schema.]table.column].. 
    [nowait] 
    
    在多表查询中,使用OF子句来锁定特定的表,如果忽略了OF子句,那么所有表中选择的数据行都将被锁定。如果这些数据行已经被其他会话锁定,那么正常情况下ORACLE将等待,直到数据行解锁。 

UPDATEDELETE中使用WHERE CURRENT OF子串的语法如下: 

WHERE{CURRENT OF cursor_name|search_condition} 

例: 
DELCARE 
CURSOR c1 IS SELECT empno,salary 
 FROM emp 
 WHERE comm IS NULL 
 FOR UPDATE OF comm; 
v_comm NUMBER(10,2); 
BEGIN 
   FOR r1 IN c1 LOOP 
     IF r1.salary<500 THEN 
       v_comm:=r1.salary*0.25; 
     ELSEIF r1.salary<1000 THEN 
       v_comm:=r1.salary*0.20; 
     ELSEIF r1.salary<3000 THEN 
       v_comm:=r1.salary*0.15; 
     ELSE 
         v_comm:=r1.salary*0.12; 
     END IF; 
   UPDATE emp; 
   SET comm=v_comm 
   WHERE CURRENT OF c1l; 
   END LOOP; 
END

从游标提取数据
   从游标得到一行数据使用FETCH命令。每一次提取数据后,游标都指向结果集的下一行。语法如下:
   FETCH cursor_name INTO variable[,variable,...]
   对于SELECT定义的游标的每一列,FETCH变量列表都应该有一个变量与之相对应,变量的类型也要相同。

 

例:
   SET SERVERIUTPUT ON
   DECLARE
   v_ename EMP.ENAME%TYPE;
   v_salary EMP.SALARY%TYPE;
   CURSOR c_emp IS SELECT ename,salary FROM emp;
   BEGIN
     OPEN c_emp;
       FETCH c_emp INTO v_ename,v_salary;
         DBMS_OUTPUT.PUT_LINE(¹Salary of Employee¹|| v_ename ||¹is¹|| v_salary);
       FETCH c_emp INTO v_ename,v_salary;
         DBMS_OUTPUT.PUT_LINE(¹Salary of Employee¹|| v_ename ||¹is¹|| v_salary);
       FETCH c_emp INTO v_ename,v_salary;
         DBMS_OUTPUT.PUT_LINE(¹Salary of Employee¹|| v_ename ||¹is¹|| v_salary);
     CLOSE c_emp;
   END
    
   这段代码无疑是非常麻烦的,如果有多行返回结果,可以使用循环并用游标属性为结束循环的条件,以这种方式提取数据,程序的可读性和简洁性都大为提高,下面我们使用循环重新写上面的程序:
 SET SERVERIUTPUT ON
 DECLARE
 v_ename EMP.ENAME%TYPE;
 v_salary EMP.SALARY%TYPE;
 CURSOR c_emp IS SELECT ename,salary FROM emp;
 BEGIN
 OPEN c_emp;
   LOOP
     FETCH c_emp INTO v_ename,v_salary;
     EXIT WHEN c_emp%NOTFOUND;
     DBMS_OUTPUT.PUT_LINE(¹Salary of Employee¹|| v_ename ||¹is¹|| v_salary);
 END

 记录变量
   定义一个记录变量使用TYPE命令和%ROWTYPE,关于%ROWsTYPE的更多信息请参阅相关资料。
   记录变量用于从游标中提取数据行,当游标选择很多列的时候,那么使用记录比为每列声明一个变量要方便得多。
   当在表上使用%ROWTYPE并将从游标中取出的值放入记录中时,如果要选择表中所有列,那么在SELECT子句中使用*比将所有列名列出来要得多。

 

例:
 SET SERVERIUTPUT ON
 DECLARE
 R_emp EMP%ROWTYPE;
 CURSOR c_emp IS SELECT * FROM emp;
 BEGIN
 OPEN c_emp;
   LOOP
   FETCH c_emp INTO r_emp;
   EXIT WHEN c_emp%NOTFOUND;
   DBMS_OUT.PUT.PUT_LINE(¹Salary of Employee¹||r_emp.ename||¹is¹|| r_emp.salary);
   END LOOP;
 CLOSE c_emp;
 END;

 

%ROWTYPE也可以用游标名来定义,这样的话就必须要首先声明游标:

 

SET SERVERIUTPUT ON
 DECLARE
 CURSOR c_emp IS SELECT ename,salary FROM emp;
 R_emp c_emp%ROWTYPE;
 BEGIN
 OPEN c_emp;
 LOOP
   FETCH c_emp INTO r_emp;
   EXIT WHEN c_emp%NOTFOUND;
   DBMS_OUT.PUT.PUT_LINE(¹Salary of Employee¹||r_emp.ename||¹is¹|| r_emp.salary);
 END LOOP;
 CLOSE c_emp;
 END;

 带参数的游标
   与存储过程和函数相似,可以将参数传递给游标并在查询中使用。这对于处理在某种条件下打开游标的情况非常有用。它的语法如下:

 

CURSOR cursor_name[(parameter[,parameter],...)] IS select_statement;

 

定义参数的语法如下:
   Parameter_name [IN] data_type[{:=|DEFAULT} value]

 

  与存储过程不同的是,游标只能接受传递的值,而不能返回值。参数只定义数据类型,没有大小。
   另外可以给参数设定一个缺省值,当没有参数值传递给游标时,就使用缺省值。游标中定义的参数只是一个占位符,在别处引用该参数不一定可靠。

 

在打开游标时给参数赋值,语法如下:

 

OPEN cursor_name[value[,value]....];
 参数值可以是文字或变量。

 

例:
 DECALRE
 CURSOR c_dept IS SELECT * FROM dept ORDER BY deptno;
 CURSOR c_emp (p_dept VARACHAR2) IS
 SELECT ename,salary
 FROM emp
 WHERE deptno=p_dept
 ORDER BY ename
 r_dept DEPT%ROWTYPE;
 v_ename EMP.ENAME%TYPE;
 v_salary EMP.SALARY%TYPE;
 v_tot_salary EMP.SALARY%TYPE;
 BEGIN
 OPEN c_dept;
   LOOP
     FETCH c_dept INTO r_dept;
     EXIT WHEN c_dept%NOTFOUND;
     DBMS_OUTPUT.PUT_LINE(¹Department:¹|| r_dept.deptno||¹-¹||r_dept.dname);
     v_tot_salary:=0;
     OPEN c_emp(r_dept.deptno);
         LOOP
           FETCH c_emp INTO v_ename,v_salary;
           EXIT WHEN c_emp%NOTFOUND;
           DBMS_OUTPUT.PUT_LINE(¹Name:¹|| v_ename||¹ salary:¹||v_salary);
           v_tot_salary:=v_tot_salary+v_salary;
         END LOOP;
     CLOSE c_emp;
     DBMS_OUTPUT.PUT_LINE(¹Toltal Salary for dept:¹|| v_tot_salary);
   END LOOP;
 CLOSE c_dept;
 END;

 游标FOR循环
 在大多数时候我们在设计程序的时候都遵循下面的步骤:
 1、打开游标
 2、开始循环
 3、从游标中取值
 那一行被返回
 5、处理
 6、关闭循环
 7、关闭游标
   可以简单的把这一类代码称为游标用于循环。但还有一种循环与这种类型不相同,这就是FOR循环,用于FOR循环的游标按照正常的声明方式声明,它的优点在于不需要显式的打开、关闭、取数据,测试数据的存在、定义存放数据的变量等等。游标FOR循环的语法如下:

 

FOR record_name IN
 (corsor_name[(parameter[,parameter]...)]
 | (query_difinition)
 LOOP
 statements
 END LOOP;

 

下面我们用for循环重写上面的例子:
 DECALRE
 CURSOR c_dept IS SELECT deptno,dname FROM dept ORDER BY deptno;
 CURSOR c_emp (p_dept VARACHAR2) IS
 SELECT ename,salary
 FROM emp
 WHERE deptno=p_dept
 ORDER BY ename
 v_tot_salary EMP.SALARY%TYPE;
 BEGIN
   FOR r_dept IN c_dept LOOP
   DBMS_OUTPUT.PUT_LINE(¹Department:¹|| r_dept.deptno||¹-¹||r_dept.dname);
   v_tot_salary:=0;
   FOR r_emp IN c_emp(r_dept.deptno) LOOP
   DBMS_OUTPUT.PUT_LINE(¹Name:¹ || v_ename || ¹salary:¹ || v_salary);  
   v_tot_salary:=v_tot_salary+v_salary;
   END LOOP;
   DBMS_OUTPUT.PUT_LINE(¹Toltal Salary for dept:¹|| v_tot_salary);
 END LOOP;
 END;

在游标FOR循环中使用查询
  在游标FOR循环中可以定义查询,由于没有显式声明所以游标没有名字,记录名通过游标查询来定义。
 DECALRE
 v_tot_salary EMP.SALARY%TYPE;
 BEGIN
 FOR r_dept IN (SELECT deptno,dname FROM dept ORDER BY deptno) LOOP
   DBMS_OUTPUT.PUT_LINE(¹Department:¹|| r_dept.deptno||¹-¹||r_dept.dname);
   v_tot_salary:=0;
   FOR r_emp IN (SELECT ename,salary
            FROM emp
            WHERE deptno=p_dept
            ORDER BY ename) LOOP
     DBMS_OUTPUT.PUT_LINE(¹Name:¹|| v_ename||¹ salary:¹||v_salary);
     v_tot_salary:=v_tot_salary+v_salary;
   END LOOP;
 DBMS_OUTPUT.PUT_LINE(¹Toltal Salary for dept:¹|| v_tot_salary);
 END LOOP;
 END;

 

游标中的子查询
   语法如下:
  
 CURSOR C1 IS SELECT * FROM emp
 WHERE deptno NOT IN (SELECT deptno
   FROM dept
   WHERE dname!=¹ACCOUNTING¹);
 可以看出与SQL中的子查询没有什么区别。

Oracle大量数据插入之性能优化理解

分类:Oracle  来源:网络  时间:2010-10-23 14:15:54

  在学习Oracle中,我们使用SQL和ODBC链接进行数据插入,单独插入少量数据时,没有问题。但是在插入大量数据时,就会出现异常,内存溢出错误。

  如何解决在进行大量数据插入时,java程序能够有效快速的进行数据处理。这就是数据库中性能优化的问题。

  为什么要进行性能优化。

  首先,在大量数据处理中 一般常规的方式会造成程序处理效率和时间低下。达不到产品上线要求。

  其次,没有性能优化在产品维护时也会出现很多错误,带来麻烦。

  如何进行性能优化。

  一般软件都会进行大量数据测试,对性能做个整体评估,然后找出最好的方法来编写需要的代码。

  同时再次进行测试达到最佳的性能点。

  对于Oracle大量数据插入的性能优化我们采用如下方法进行

  先采用常规方式编写代码,如在放入数据时就直接使用list接口方法进行。

  插入数据中不进行批处理使用。

  发现,在插入10万数据中 内存溢出,而且数据库使用时间非常长。

  于是,我们先采用数据库批处理命令 采用每1000条数据再进行一次提交

  使用addBAEACH 方法,和excutbeach 方法来处理

  代码为

  ps.addBatch();

  if(i!=0&&i%10000==0) {

  ps.executeBatch();

  con.commit();

  ps.clearBatch();

  }

  同时也使用预编译语句进行插入。

  但是在仍然不能解决虚拟机内存溢出问题

  于是我们使用

  String[] fileList = new File(uploadDir).list();

  ArrayList array = new ArrayList;

  array.clear();

  来解决读取文件后如何放入数据库中再使用SQL语句进行插入。

  经过反复测试。最后找到最优点。在插入100万数据情况下 每次1万条数据提交。性能最优。

甲骨文宣布推出极 Oracle数据库11g 第二版透明数据加密技术

分类:Oracle  来源:网络  时间:2010-10-23 13:40:01

  9月25日消息,为帮助企业以更低成本保护数据隐私,甲骨文公司在2010旧金山甲骨文全球大会上宣布,针对在具有Intel 高级加密标准新指令(Intel AES-NI)的Intel® Xeon® 5600系列处理器的服务器上运行的Oracle数据库11g 第二版,Oracle高级安全(Oracle Advanced Security)的透明数据加密速度取得了重大突破。

 基准测试结果显示,Oracle数据库11g 第二版透明数据加密(Oracle Database 11g Release 2 Transparent Data Encryption)的AES加密处理速度提高了10倍,在AES-NI的Intel® Xeon® X5680处理器上采用256节键的解密处理速度比在没有AES-NI的Intel® Xeon® X5560处理器上的速度提高了8倍。同样,128节键AES加密处理速度加快了10倍,解密处理速度加快了7倍(1)。

  为敏感的Oracle应用数据提供易于部署的加密技术

  采用透明数据加密技术的企业现在可利用Oracle数据库11g,对所有应用数据或具体领域包含的敏感信息如信用卡、社会安全号码或个人身份信息,以更低成本进行加密。

  通过Oracle高级安全提供的透明数据加密,Oracle数据库11g在数据被写入或从磁盘读取时,可自动加密和解密数据。为此,闲时数据可获得有效保护,未经授权不能访问,而无需对数据库应用软件做任何改变。

  通过Oracle企业管理器的网格控制界面,Oracle高级安全可快速、轻松的完成部署。透明数据加密密钥管理是内置的,主密钥可以选择存储在集中的高保证网络连接设备中。

  作为Oracle 数据库安全解决方案完整产品组合的一部分,Oracle高级安全能帮助企业遵守保密和监督任务,如支付卡(PCI)数据安全标准(DSS)、健康保险流通与责任法案(HIPAA)和萨班斯法案,以及许多违反法律的通知。

  甲骨文公司数据库安全副总裁Vipin Samar说:“我们一直致力于利用Oracle高级安全来实现数据加密透明化,帮助客户保护数据和满足法规需求,而无需昂贵地改变应用程序。在Intel® Xeon® 5600系列处理器硬件平台上运行透明数据加密的客户,现在他们的数据加密处理速度提高了10倍。”

  英特尔架构集团副总裁和英特尔数据中心集团市场部总经理Boyd Davis说:“英特尔和甲骨文一直在为最终用户提供创新型的解决方案,以满足他们最重要的业务需求。新推出的内置于Intel® Xeon®处理器5600系列的Oracle高级安全和加速硬件的加密技术,将能帮助客户获得卓越的数据库加密性能。”   

Oracle 游标

分类:Oracle  来源:网络  时间:2010-8-18 11:42:18

create or replace
PROCEDURE proceudre_name AS
BEGIN
DECLARE
sPara VARCHAR(50);
sPara2 VARCHAR(50);
CURSOR c_cursor IS SELECT ID,Name FROM Temp_table;
BEGIN
OPEN c_cursor;
LOOP
FETCH c_cursor INTO sPara, sPara2;
EXIT WHEN c_cursor%NOTFOUND;
BEGIN
--just do what you want.
END;
END LOOP;
CLOSE c_cursor;
END;
END;

Oracle连接串方式

分类:Oracle  来源:网络  时间:2010-8-16 13:51:40

Oracle连接串方式,Oracle连接串方式如何实现?Oracle连接串方式怎样做?看看下面怎么做到的吧。

1.Connecting via TNS

"Data Source=NEWDB;User ID=SYSTEM;Password=admin";

2.Connecting Without TNSNames.ora

"Data Source = " +
      "(DESCRIPTION = " + 
    "  (ADDRESS_LIST = " + 
        "    (ADDRESS = (PROTOCOL = TCP)" + 
    "    (HOST = 127.0.0.1) " +
    "    (PORT = 1521) " +
    "  )" + 
    "  )" + 
    "  (CONNECT_DATA = " + 
    "  (SERVICE_NAME = NEWDB)" +
    "  )" + 
    ");" + 
    "User Id=SYSTEM;" + 
    "password=admin;"

3. Connecting via EZConnect

"Data Source=EDZEHOO-PC:1521/NEWDB;
    User ID=SYSTEM;Password=admin";

4. Connecting with Connection Pooling Activated

OracleConnection conn = new OracleConnection();
conn.ConnectionString = "Data Source=NEWDB;
  User ID=SYSTEM;
Password=admin;
  Min Pool Size=10;
  Max Pool Size=100;
  Connection Lifetime=120;
  Connection Timeout=60;
  Incr Pool Size=3;
  Decr Pool Size=1;"

5. Dynamically Building an ODP.NET Connection String

private string BuildConnectionString(string TNSName, string UserID, string
Password)
{
    OracleConnectionStringBuilder _conn = new OracleConnectionStringBuilder();
    {
        _conn.DataSource = TNSName;
        _conn.DecrPoolSize = 5;
        _conn.IncrPoolSize = 10;
        _conn.Pooling = true;
        _conn.MaxPoolSize = 100;
        _conn.MinPoolSize = 5;
  _conn.ConnectionLifeTime = 120
        _conn.ConnectionTimeout = 60
        _conn.UserID = UserID;
        _conn.Password = Password; 
    }
    return _conn.ConnectionString;
}